今年年初,苏州确定了 9 类 32 项民生实事项目,涵盖教育、医疗、养老、出行等多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8 月 6 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半年度实施情况报告显示,各项民生实事进展顺利,整体进度符合预期,其中心理援助热线中心、慈善救助服务网络已提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教育文化领域,5 所高中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上半年,苏州开展了 213 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超 3.8 万人次受益;为社区(村)家庭教育工作人员组织了 7 场实务培训。同时,“苏州美育大学堂” 春季班成功举办,面向中小学校开展了 302 场公益演出及讲座导赏,非遗进校园活动超 3600 课时,服务师生超 12 万人次。艺术街头展演、评弹书目公益演出也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医疗健康方面,苏州市心理援助热线中心已开通,为市民提供 24 小时心理咨询服务。“强体润心” 学生健康成长管理平台建成,超 500 所学校实现校医结对。65 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新生儿免费遗传代谢病筛查、学生口腔健康检查等项目有序推进,超 21 万名妇女接受了免费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应急救护培训也积极开展,家庭病床开设数量达 3022 张。
在关爱一老一小方面,选定的 20 家智慧养老院建设点位已有 10 家开工改造,43 个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建设改造中,23 个已完工。幼儿园托班设施设备改造完成 284 家,可提供普惠托位数 8581 个。社区科学育儿讲座、公益暑托服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改造提升等工作,也为孩子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
困难群体帮扶成效显著,全市 “1 + 10 + 100” 慈善救助服务体系投入运行,完成 670 名困境儿童微心愿,建成 49 间 “梦想小屋”。10 家高质量综合性 “残疾人之家” 建成运营,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康复服务,孤独症儿童筛查工作有序推进。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园林、公园活动丰富多彩,门前绿地提升、农村河道治理工作稳步推进。居住条件改善方面,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老旧住宅电梯更新等项目按计划推进。出行体验不断优化,公交线路新辟、优化,网约车规范管理,公共停车泊位增加。为民服务举措持续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健身路径更新、菜场改造提升等工作,让市民生活更加便捷。公共安全防线进一步筑牢,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增加,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建设、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等工作有序开展,为市民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