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
近日,美国政府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政策引发连锁反应,饮料行业两大巨头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境遇呈现戏剧性反差。前者凭借本土化供应链从容应对,后者则因海外原料依赖面临成本激增与市场份额萎缩的双重压力。
关税政策成“分水岭”:供应链布局决定竞争力
美国此次加征关税覆盖饮料浓缩液等商品,直接冲击了百事可乐的核心生产环节。其供应美国市场的浓缩糖浆主要产自爱尔兰,因该国非美国免税贸易伙伴,导致百事可乐需承担10%的额外关税成本。反观可口可乐,美国本土的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和波多黎各生产基地承担了其本土市场的主要原料供应,有效规避了关税冲击。
市场数据印证分化趋势
百事可乐:份额持续下滑
受成本压力传导,百事可乐在美国市场销量与份额均出现下滑。2024年数据显示,其已被Dr Pepper超越,退居美国汽水市场第三位。
可口可乐:本土优势凸显
可口可乐凭借稳定的供应链和成本控制,持续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分析师指出其定价策略和分销网络在竞争中更具灵活性。
企业应对策略现分歧
百事可乐:艰难调整供应链
为缓解成本压力,百事正探索转移生产线或重新谈判原料采购协议,但短期内难以扭转被动局面。
可口可乐:加码本土化与创新
可口可乐宣布扩大亚特兰大工厂产能,并加速推出低糖、功能性饮料等新品,以迎合消费趋势变化。
行业启示: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博弈
此次关税风波暴露了过度依赖单一海外供应链的风险。汇丰银行分析师Carlos Laboy指出:“百事可乐的困境警示企业需在成本优化与供应链韧性间寻求平衡。” 而可口可乐的本土化布局则成为应对外部风险的典型案例。
未来,两大巨头的竞争将更聚焦于供应链敏捷性及市场响应速度。随着关税政策持续发酵,饮料行业或迎来新一轮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