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3 月,昆山市正式启动再生稻育秧工作,这是昆山市首次大规模推广再生稻种植。在陆家未来智慧农田的育秧基地,智能化流水线高效运作,秧盘经自动铺土、精准播种、覆土叠盘后,送入大棚暗化催芽。机械育秧每小时可产出约 1000 盘秧苗,育秧周期约 30 天,不仅大幅提高效率,还能抵御 “倒春寒” 等不利天气,保障秧苗质量。相比往年,今年育秧工作提前两个月,为春耕生产按下 “加速键”。
再生稻具有 “一种两收” 特性,收获头季稻后,留茬上的休眠芽可发芽生长为再生季水稻。这种种植方式不仅能提高产量,且再生季水稻在 8 月至 10 月成熟,气候条件利于提升稻米口感。与双季稻相比,再生季水稻无需翻耕、播种插秧,生育期内只需少量施肥喷药,有效降低种植成本。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推进再生稻种植试验示范,为筛选适合本地的品种,组织技术骨干赴再生稻种植技术成熟地区学习,最终引进甬优 4949 等 3 个品种进行展示示范,并对金禾优 1568 等 12 个品种开展试验筛选。预计头季水稻 8 月中旬收获,再生季水稻 10 月下旬收获。再生稻育秧工作开展,标志着昆山市农业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未来,昆山市将持续做好再生稻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工作,探索高产栽培及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让再生稻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粮食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