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生活信息>正文

苏州居民健康素养与预期寿命跃居全国前列,2025年近六成民生项目聚焦卫生健康‌

时间:2025-04-22作者:纪晓岚阅读:31分类:生活信息

  近日,苏州在健康城市建设领域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43.03%,人均预期寿命达85.21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至6.48%,多项核心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和世界前列。与此同时,2025年苏州32个民生实事项目中,19个直接关联卫生健康领域,占比近60%,凸显政府对全民健康的战略性投入。

  主要健康指标突破性提升

  健康素养跨越式增长‌:自2009年以来,苏州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15.3%提升至43.03%,通过健康自我管理小组覆盖95%以上社区(村)、推广“三伏贴”与膏方养生等特色实践,居民主动健康意识显著增强。

  人均预期寿命达85.21岁‌:2024年数据显示,苏州人均预期寿命较全国平均水平大幅领先。这一成果得益于遗传、医疗、经济、环境等综合因素的优化,尤其是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

  慢性病防控成效显著‌:通过建成五大急病救治中心和社区慢病防治网络,苏州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至6.48%,医疗资源下沉与精准干预策略效果凸显。

  健康民生项目密集落地

  2025年苏州重点推进的民生实事项目中,19个聚焦卫生健康领域,涵盖以下方向:

  医疗基础设施扩容‌:全市现有三级医院34家(含三甲16家),未来将进一步强化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构建“急病要急、慢病要准”的分级诊疗体系。

  智慧医疗创新‌:推广“运动云医院”平台、急救车辆绿波通行等数字化应用,累计护航生命救援1600余次。

  健康环境优化‌:通过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城市建设项目,全市60%的社区(村)建成健康单位,87.5%的乡镇获评省级健康镇。

  健康城市建设的“苏州经验”

  苏州自1999年启动健康城市探索,通过“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顶层设计,形成40余部门协同联动的长效机制。2021年确立“健康中国典范城市”目标后,相继出台《健康苏州“培优强基”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系统性推进健康服务供给与居民参与。

22.png

  未来,苏州计划深化国际健康城市合作,持续提升居民健康获得感,为全球城市健康治理提供示范样本。